公布日期:2024年11月29日
通过对表面贴装(SMT)生产线的宽度调整作业进行自动化改造后,每月减少约130分钟的作业时间。
此次采访的负责人
N様:製造部部品実装课 课长
负责制造现场的运营与管理
I様:品质技术部生产技术课 主任
负责制造设备的维护与保养
负责制造现场的运营与管理
I様:品质技术部生产技术课 主任
负责制造设备的维护与保养
导入本公司产品的工位
在制造基板的5条生产线中,将本公司产品导入到3条生产线设备之间的中间输送带。
导入的本公司产品
请告诉我们导入本公司产品前所面临的课题。
由于我们的基板生产模式是多品种小批量,因此在表面贴装(SMT)生产线上,设备的稼动率尤为重要。然而,正因为是多品种小批量,生产线的调整作业也相对较多。为了提高稼动率,我们一直希望能将整个表面贴装(SMT)生产线实现自动化。
在自动化方面,由于输送带本身不产生附加价值,投资较为困难,最初我们打算自行开发,并在与其他公司交流的同时进行探讨和考虑。然而,若由公司自行推进,时间和成本的投入较大,进展并不顺利,导致我们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
在自动化方面,由于输送带本身不产生附加价值,投资较为困难,最初我们打算自行开发,并在与其他公司交流的同时进行探讨和考虑。然而,若由公司自行推进,时间和成本的投入较大,进展并不顺利,导致我们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
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本公司产品的?
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,有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NBK公司的自动定位单元。随后我们立即与NBK公司进行了线上会议,并借用了他们提供的试用设备。实际将设备安装到输送带上试用后,发现使用起来非常方便,于是我们加快了导入相关的检讨。虽然之前一直难以很好地解决这个课题,但在了解到自动定位单元后,课题解决相关的工作被迅速推进。
导入本公司产品后的效果如何?

在设备之间的输送带宽度调整位置安装自动定位单元后,实现了生产线调整的自动化。
我们首先从一条生产线开始导入并进行了验证,除了无需手动进行宽度调整外,作业员也无需前往调整位置,大大减少了调试时间。
具体来说,以下是我们在每条生产线中获得的定量结果。因此,我们已经在3条生产线上完成了导入,并且目前正在推进全生产线的导入工作。
手轮(7处) | 自动化单元 | 缩短 | |
时间 | 122.7秒 | 13.2秒 | 109.5秒 |
每月平均宽度调整次数 72.8次
手轮(7处) | 自动化单元 | 缩短 | |
时间 | 约148分钟 | 约16分钟 | 约132分钟 |
此外,除了减少工作时间外,还带来了许多其他的连锁效应。通过作业的标准化,无论是新人还是资深员工,都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作业,且避免了作业遗漏的情况。如果出现作业遗漏或微小的宽度调整误差,基板可能会掉落。不仅会导致不良品,而且在电子元件价格上涨的情况下,损失金额也会增加,因此,手动调整作业的消除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益。

请告诉我们决定导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
即使应用到整个工序,价格也十分合理,而且只需将附件安装到设备上即可轻松完成安装,这也是其吸引人的地方。
虽然最新的输送带也有可以调整宽度的型号,但由于输送带本身耐用且并非直接产生利润的设备,因此投资较难。因此,我们希望尽可能利用现有设备。在这种情况下,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自动化非常值得感激。
虽然最新的输送带也有可以调整宽度的型号,但由于输送带本身耐用且并非直接产生利润的设备,因此投资较难。因此,我们希望尽可能利用现有设备。在这种情况下,能够以低成本实现自动化非常值得感激。

■ 三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
支持从基板贴装、组装、贴装搬运治具的制造到成品组装的全过程。
充分考虑从基板设计到部件贴装、再到成品嵌入的全流程,
为客户提供最大化的贴装效率和最优质的贴装条件的解决方案。
▼案例中介绍的自动定位单元详见此处
课题、事例
提高生产效率、操作性
自动化、机器人、电动化
FA设备
实用案例集
自动化解决方案